数字中国三十而立:数字化转型推进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观察
日期:2024-08-03 08:28:37   来源:产品展示

  1994年,我国实现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始融入全球数字化的经济发展浪潮。卅载耕耘,三十而立,数字中国建设蹄疾步稳。

  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与数字化的经济紧密相连。大型农田里,北斗终端大型无人驾驶农机繁忙作业;产业园区内,一座座智慧工厂织出云端网格,点亮工业数字化转型之路;在街头巷尾,扫码支付、智慧公交、无人驾驶等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互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数字化的经济日益融入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各个“末梢”,重塑千家万户的生活方式。2023年,我国数字化的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连续11年成为全世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

  《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促进数字化的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国家数据局自去年10月挂牌成立以来,坚持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数字化的经济深深扎根中华大地,展现出蓬勃生机。

  福建省厦门市一家汽车产业园区内,当地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网联汽车沿着预设路线开展日常巡逻,每辆车搭载9台摄像机实时采集视频数据。这一些数据,正以每秒100G的速率传输到2000余公里外的腾格里沙漠南缘。

  向西,宁夏中卫市“闽宁云”算力中心机房内,一排排服务器高速运行,密密麻麻的硬盘闪烁着蓝色微光。经过毫秒级算力处理,位于厦门的产业园区收到AI识别和预警信息。

  “生于”海边的数据,为何翻山越岭,来到沙漠边缘进行计算?中卫市优越的地理位置给出了答案。

  “以中卫市为圆点,画一个半径2000公里的圆,全国大多数大中型城市都在这个范围以内。”“闽宁云”算力中心工程师殷晓辉介绍。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复函同意宁夏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宁夏枢纽规划设立中卫数据中心集群。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中卫市将一个个数字项目从图纸变为现实。

  数字化的经济时代,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丰富的应用场景,孕育出海量的数据资源。如同食品运输离不开冷链一样,数据流通同样需要依靠相应基础设施,才能融入经济社会生活发挥其价值。如何将数据资源优势转化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竞争优势?强大的算力网至关重要。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基座,近年来,我国快速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2月,我国在京津冀、长三角、贵州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规划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真正开始启动“东数西算”工程。

  跨越千山万水,海量的东部数据实现毫秒级“西算”。2023年底,国家数据局同有关部门出台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建议。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司长杜巍介绍,一体化算力网是“东数西算”工程的拓展和深化,旨在推动全国范围内算力资源高效协同调度,形成跨地区、跨部门发展合力,为全社会生产生活提供普惠、易用、低价、绿色、安全的公共计算服务。

  智能家居、5G矿井、数字乡村……数据要素的加入,不仅为产业高水平发展装上“智慧大脑”,也展现出数据赋能千行百业的巨大潜力。

  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数据在社会生产中与资本、土地、劳动力等传统要素产生“化学反应”,可以产生倍增效果,即“乘数效应”。

  2023年底,国家数据局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聚焦12个行业领域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看来,“‘数据要素×’就是数据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发挥协同、复用和融合作用,对其他生产要素、服务效能和经济总量产生扩张效应,提升效率、释放价值和创新发展,推助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化的经济。”

  如今,随着“乘数效应”的释放,数字化的应用场景随处可见。在福建省福州市一家智慧酒店,服务员清理房间后使用设备扫描,即可上传数据。应用数字化设备,这家拥有12个楼层的大型酒店,每天只需一名工作人员不到1小时就能够实现仓库盘点。

  “数据不仅自身经济价值巨大,如果应用得当,还可以显著改善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因此,无论是培育新动能还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都需要加快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向数据要动力、要潜力。”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数据资源司司长张望说。

  数据应用的潜力不仅体现在服务业,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中,传统制造业通过“数实融合”实现换羽新生。

  5G、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掀起制造业的新革命。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灯塔工厂”在我国大量涌现。“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代表着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顶配水平。截至2023年,我国已建成62家“灯塔工厂”,占全球总数的40%。

  走进湖南省长沙市一间“灯塔工厂”,泵车制造生产线上基本看不见工人的身影。基于工业网络站点平台,这间工厂的全部9大工艺、32个典型场景都已实现“智慧作业”。

  “一块钢板进,一台泵车出,我们平均45分钟可以下线一台泵车。”转台焊接班工作人员彭聪聪介绍,随着产能和效率大幅度的提高,工厂订单逐渐增多。有了工业机器人的“加盟”,设备全天满负荷运转,工人只需参与检查来料和维护机器人的工作。以彭聪聪带领的转台焊接班为例,4台焊接机器人仅需两名工人轮班值守。

  “以前,我们每天工作都是灰头土脸的,手臂有时还会被烫伤。现在穿着这身工装,一天下来,还是干净的!”彭聪聪拍拍自己的工装,语气中满是轻快。

  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上,数字化的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展品吸引众多观众参观体验。图为观众与“舞狮机器狗”互动。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摄

  7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当天,作为北京中轴线数字化申遗的重要创新成果,全球首个超大型城市历史景观沉浸体验产品——“数字中轴·小宇宙”沉浸互动产品正式上线。据悉,数字中轴是全球首次利用数字化技术全过程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数字化成为北京中轴线申遗的重要创新和关键标签。

  进入小程序界面,轻触屏幕,自钟鼓楼至永定门的中轴线公里核心遗产区跃然眼前。30万种植物、220万处建筑的山水景观乃至市井烟火,均被精细还原。自去年起,就有一批志愿者拿着手机行走在中轴线上,拍照记录各处遗产保护情况,他们被称为“数字打更人”。应用数字技术,遗产保护已不是少数人的工作,而是鼓励全社会参与的共同事业。

  数字化赋能,让古老的北京中轴线不断焕发新的光彩。不只是北京中轴线,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新的表达路径,也给文化产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今年4月,江苏省苏州丝绸博物馆与互联网AI大模型“牵手”。大模型通过学习博物馆内3000多件漳缎纹样,打造“苏州漳缎AI创作模型”,用户都能够在虚拟空间中体验古法织造技艺。

  在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展陈,VR技术360度全方位展示国宝细节,游客得以线上漫步紫禁城,近距离观察宫殿。敦煌研究院同样利用数字化技术,让敦煌壁画等文化元素制作成的动画、游戏产品深受年轻人的欢迎。

  数字生产力日新月异,5G、区块链等新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文化产业的各个角落,将更多沉睡的文化遗产转译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新的生产力本身也孕育着崭新的数字文化。

  “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累计规模达3786.46万部,网络文学作者规模达2405万,用户规模达5.5亿。”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网络文学精品不断涌现。

  数字游戏发展同样亮眼。7月27日,第四届中国游戏创新大赛正式落幕。来自全国17个省份及直辖市的296款游戏作品,在玩法设计、视觉呈现、听觉表达、故事描述上,展现出数字时代的观察视角和独特实践。

  在中国传媒大学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副院长孟放看来,在数字文化的未来发展中,涵养数字人文精神特别的重要。“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数字技术与文化价值的深层次融合,创造既具有科技感又富含人文关怀的展陈环境,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和谐共生,为观众提供更多优质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