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就在门外一公里处
日期:2024-01-05 09:00:20   来源:云开平台/集团新闻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信息技术使传统电信的改革成为必需和可能。生产力的快速地发展中,在这一轮已往的人类相互交流工具出现了闭塞之感。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语音通信,渴望着多媒体的介入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便利快捷。计算机的应用速度与传统电信网络系统产生了不相匹配的矛盾。此时,人们发现,传输带宽是限制互联网络发展的根本因素,同样也是新经济在许多地区和领域无法得以实现或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瓶颈。对此,各国政府加大了对主干网和城域网改造的资产金额的投入力度。一时间,国与国之间的海底光缆相继铺设,城与城之间的光缆建设相继联通。

  在这中间,主干网的建设似乎并未花掉多少时间和金钱,因为它是点对点的方式连接。这种工程自然相对简单。随后,便是城市内的光环网的建设。根据每个城市的城建布局结构,采用光纤铺设出了城市内的光环网。这一建设也很快得到了完成。当网络改造工程进入了最后阶段,也就是人们常称的驻地网(接入网)建设时,各国政府有关企业同时意识到,这是一种无法完全依赖政府巨额投资所能够改造的庞大工程。

  由于光纤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常规使用的寿命的短期性与成本的过高,它根本没办法象电话线一样直通千家万户。因此,世界科学家提出了突破“最后一公里”的口号,也就是百姓们常说的,从电话局端到每户家庭这一公里的线路,即能否利用原有的铜线资源通过技术升级,完成大数据量对称双向传输的性能。

  如果这一方案能轻松的获得成功,将为世界各国政府节约几万亿美元的资产金额的投入,同时能保护城市建设的原貌不被破坏,充分的发挥原有通讯网络的设施,迅速实现宽带互联网络,并借此给人类生活与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革命性变化。

  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纯粹是基于提高铜线本身的传输能力而提出的口号。

  由于光纤的常规使用的寿命远不如物理铜线的寿命,因此作为主干网与城域网的建设,光纤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但就蜘蛛网般进入家庭最后一公里的铜线而言,又不能采用简单的办法做改造,如同不可能将高速公路修到每户家庭门口一样。因此,窄带互联网络的瓶颈就出现在驻地网这最后一公里的线路上。这种情况下,拨号上网、DDN专线等方式就成了窄带互联网的主要生存方式。作为(文字)网站和B2C的商业模式,由于窄带的因素也就没办法提供大量高速传递信息和媒体的通道,就像下水道被堵塞一样。

  “最后一公里”严重阻碍了互联网络的发展。打破常规铜线的物理性质,拓宽铜线的传输潜能,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但这难题技术上的含金量太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这中间,世界各大商家推出了过渡性的四大“假宽带”方案:

  1.综合布线。就像城市里展开地道战一样,在城市社区里到处挖沟凿洞,入户穿墙打眼。但这样,破坏社区道路和房屋建筑结构,既扰民又危害人身安全,并且剥夺了住户的选择权。况且五类线米之内,要想实现互连互通,每层楼所增加的交换设备及大量的人员维护费用等都会给这一方案带来无形的综合巨额成本。所以,西方发达国家已完全否定了这一方案。

  2.光纤入户。这是一种极佳的理想方案。但因其局限性和过高的成本,只能说说而已,理想化但不切实际。

  3.有线同轴线缆。这是欧洲传播媒介最早兴起的一种新型传播方式。随着互联网络兴起,这一方式也向通讯产业靠拢。但由于同轴线缆在初期建设时并没想到互动功能,仅考虑到了广播的方式,因此世界各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都是基于单向传输网络基础上进行的铺设,就像单行道一样有去无回。如果要进行双向改造,巨额投资的成本将无法收回。

  4.ADSL。这是一种基于普通电话线而提高带宽的新兴技术。此技术刚一诞生就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人们发现,此技术并非理想:它只解决了下行带宽,而上行带宽极少,根本没办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对称性传输,也没办法实现互联网络的三大要素:高速、互动、个性化的要求。而且,其开线率和抗干扰能力表现极差。因此,ADSL和xDSL这类技术被公认为仅是一种过渡性产品。

  在这其中,高速是指在进行大数据量传输的过程中,图像、语音等不再受带宽的限制。互动是指通信与媒体的传输是依据个人所需,自由选定时间和空间来进行的。这也是国际互联网络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三大基本要素。

  就这未来宽带国际互联网络的八大技术标准而言,缺少上述任何一条,均属于假宽带范畴之内。

  显而易见,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真正的宽带网络时代还未来临。当然,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抓紧时间投资巨额资金研发宽带应用的系统。而鉴于信息技术近20年来飞跃式的发展速度及其带给人类社会的革命式生活方式转变,宽带网时代的真正来临,已绝不是遥远的幻想,而它将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城市、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翻天覆地变革,似乎已随时有可能到来。 (李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