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十篇
日期:2023-09-16 21:15:22   来源:云开平台/集团新闻

  10.SIP协议及其在下一代互联网中的应用商文涛,ShangWentao

  13.一种便携式个人防毒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丁娟,牟永敏,张伟,DingJuan,MuYongmin,ZhangWei

  17.数据通信 大唐电信集团副总裁陈山枝:TD助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发展大唐电信集团

  3.战术通信环境中的网络规划和管理王海涛,李敏,WangHaitao,LiMin

  7.射频窄带信号时差估计算法研究胡正伟,王喆,HuZhengwei,WangZhe

  10.一种挑战环境下中基于点到点的可靠传输确认机制唐珂,马柯,TangKe,MaKe

  11.PMIPv6与MIH相结合的异构网切换方案及其性能分析徐大庆,XuDaqing

  17.全球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暨投资峰会中国国际物联网技术应用展览会2010全球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暨投资峰会组委会

  18.完善应急通信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010全国应急通信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1.2009年通信产业十大关键词点评文章(七)无线年通信产业十大关键词点评文章(八)手机接口统一何桂立

  6.2009中国信息服务十大应用热点工业与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电信与信息服务咨询中心

  9.认知无线电技术探讨数据通信 叶卓映,朱琳,YeZuoying,ZhuLin

  14.应用集中部署的企业数据中心与分支机构网络构建研究靳静,Jinjing

  1.金融危机下中国ICT的亮点——点评2009中国通信产业十大技术与业务热点杨然

  10.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频谱感知技术及面临的挑战王海涛,江瑾尧,WangHaitao,JiangJinyao

  15.计算机技术在警务信息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王永煜,张彬,WangYongyu,ZhangBin

  12.基于SNR门限与曲线拟合的OFDM自适应功率分配算法何毅,王滔,张琳

  17.聚焦2009通信热点,解读2010发展的新趋势——2010中国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形势报告会暨2009年中国通信产业十大关键词评选会

  1.大唐电信集团董事长真才基:自主创新技术与低成本制造资源一同推动TD国际化发展——在2009年ITU世界电信展CEO圆桌论坛上指出大唐电信集团

  2.大唐电信集团总工程师、首席信息官陈山枝参加2009年ITU世界电信展主题商务论坛大唐电信集团

  5.下一代无线移动通信谁主沉浮?——当今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比较李婧卿,张春业,LiJingqing,ZhangChunye

  12.嵌入式视讯终端中编解码中间件模型的研究陈春玲,韩海娜,ChenChunling,HanHaina

  系统的构成,基于USB数据通信系统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主控制端、设备端以及中断产生电路。图1为USB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构成图。在该系统中,主控制端设备以PC机为主,内部包含着串口、USB接口以及主控制系统软件三个部分。PC机运行时,命令信息会由串口发送到中断电路,同时由串口获得中断电路产生的中断信号。USB接口在PC机运行过程中顺利的完成主控制端与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或是说高速数据通信。与主控制端一样,设备端也是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端在设置时必须要在内部设置一个符合USB2.0的协议的标准化设备芯片,使该系统在实际运行时能充分满足高速传输的要求。确保数据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中断电路的作用是用来产生、控制中断信号,并对中断信号进行传输,将其传输到主控制端和设备端两个地方。中断电路可对主控制端、设备端的USB数据接收发生时间与发送时间来控制,告诉它们何时发送数据信号,何时接收数据信号。最后实现主控制端和设备端USB数据信号的同步传输。

  WindowsZO00/XP驱动程序。以Windows2000操作系统为例,Windows2000系统能使用多种驱动程序,图2中显示了其中几种。WDM驱动程序的分层。WDM采用分层驱动的方法,即在用户应用程序和硬件设备之间有着几个不同的驱动程序,每个驱动程序对应一层,且不同层上的驱动程序能相互调用。为适用于即插即用系统,WDM重新定义了驱动程序的分层结构,其主要包含如下三种类型的驱动程序,即总线驱动程序、功能驱动程序和过滤驱动程序。WDM驱动程序的组成。简单地说,驱动程序是一些例程的集合,它们被动地存在,等待主机系统软件(PnP管理器、I/O管理器、电源管理等)来调用或激活它们。具体驱动程序不同,其所包含的例程也不同。驱动程序入口例程:处理驱动程序的初始化。DriverEntry例程是驱动程序入口点,由FO管理器在驱动程序加载时调用它负责执行一些初始化操作,主要工作是设置驱动程序对象(DriverEniry)中指向各种例程的指针。在其驱动程序中必须包括这些例程的具体函数实现,以便主机系统软件的调用。即插即用例程:处理PnP设备的添加!删除和停止。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即插即用是很容易理解的,当连接某个新设备时,Windows会自动识别,并提示用户选择正确的驱动程序,之后它就可以被使用了;当设备被断开时,Windows将检测到这个事件并作相关处理,不需要用户的干预。USB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Windows下的USB设备驱动程序遵循WDM标准,其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是用户开发的被称为USB设备驱动程序;中间层为USB类驱动程序,在Windows98中为us-bd.sys;最低层为主机控制器驱动程序,有两种主机控制器驱动程序,即通用主机控制器驱动程序和开放主机控制器接口。

  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如框图1所示。图中dte是数据终端。数据终端有分崐组型终端(pt)和非分组型终端(npt)两大类。分组型终端有计算机、数崐字传真机、智能用户电报终端(teletex)、用户分组装拆设备(pad)崐、用户分组交换机、专用电话交换机(pabx)、可视图文接入设备(vap)崐、局域网(lan)等各种专用终端设备;非分组型终端有个人计算机终端、可崐视图文终端、用户电报终端等各种专用终端。数据电路由传输信道和数据电路终崐端设备(dce)组成,如果传输信道为模拟信道,dce通常就是调制解调器崐(modem),它的作用是进行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换;如果传输信道为崐数字信道,dce的作用是实现信号码型与电平的转换,以及线路接续控制等。崐传输信道除有模拟和数字的区分外,还有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专用线路与交换崐网线路之分。交换网线路要通过呼叫过程建立连接,通信结束后再拆除;专线连崐接由于是固定连接就无需上述的呼叫建立与拆线过程。计算机系统中的通信控制崐器用于管理与数据终端相连接的所有通信线路。中央处理器用来处理由数据终端崐设备输入的数据。

  电路交换是指两台计算机或终端在相互通信时,使用同一条实际的物理链路,崐通信中自始至终使用该链路进行信息传输,且不允许其它计算机或终端同时共亨崐该电路。

  报文交换是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内存或外存),当所需崐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往需接收的交换机或终端。这种存储_转发的方崐式能大大的提升中继线和电路的利用率。

  分组交换是将用户发来的整份报文分割成若于个定长的数据块(称为分组或崐打包),将这些分组以存储_转发的方式在网内传输。第一个分组信息都连有接崐收地址和发送地址的标识。在分组交换网中,不同用户的分组数据均采用动态复崐用的技术传送,即网络具有路由选择,同一条路由可以有不同用户的分组在传送,崐所以线.各种交换方式的适用范围

  (1)电路交换方式通常应用于公用电话网、公用电报网及电路交换的公用数据崐网(cspdn)等通信网络中。前两种电路交换方式系传统方式;后一种方式崐与公用电话网基本相似,但它是用四线或二线方式连接用户,适用于较高速率的崐数据交换。正由于它是专用的公用数据网,其接通率、工作速率、用户线距离、崐线路均衡条件等均优于公用电话网。其优点是实时性强、延迟很小、交换成本较崐低;其缺点是线路利用率低。电路交换适用于一次接续后,长报文的通信。

  (2)报文交换方式适用于实现不同速率、不同协议、不同代码终端的终端间或崐一点对多点的同文为单位做存储转发的数据通信。由于这种方式,网络传输时崐延大,并且占用了大量的内存与外存空间,因而不适用于要求系统安全性高、网崐络时延较小的数据通信。

  (3)分组交换是在存储_转发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兼有电路交换及崐报文交换的优点。它适用于对话式的计算机通信,如数据库检索、图文信息存取、崐电子邮件传递和计算机间通信等各方面,传输质量高、成本较低,并可在不同速崐率终端间通信。其缺点是不适宜于实时性要求高、信息量很大的业务使用。

  数字数据网由用户环路、ddn节点、数字信道和网络控制管理中心组成,崐其网络组成结构如框图2所示。ddn是利用光纤或数字微波、卫星等数字信道崐和数字交叉复用设备组成的数字数据传输网。也能说ddn是把数据通信技术、崐数字通信技术、光迁通信技术和数字交叉连接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数字通信网络。崐数字信道应包括用户到网络的连接线路,即用户环路的传输也应该是数字的,但崐实际上也有普通电缆和双绞线,但传输质量不如前。ddn的主要特征是:

  分组交换网(pspdn)是以ccittx.25建议为基础的,所以崐又称为x.25网。它是采用存储_转发方式,将用户送来的报文分成具用一定长崐度的数据段,并在每个数据段上加上控制信息,构成一个带有地址的分组组合群崐体,在网上传输。分组交换网最突出的优点是在一条电路上同时可开放多条虚通崐路,为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网络具有动态路由选择功能和先进的误码检错功能,崐但网络性能较差。

  帧中继网络通常由帧中继存取设备、帧中继交换设备和公共帧中继服务网3崐部分所组成,如框图3所示。帧中继网是从分组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帧中继技术崐是把不同长度的用户数据组均包封在较大的帧中继帧内,加上寻址和控制信息后崐在网上传输。其功能特点为:

  ①使用统计复用技术,按需分配带宽,向用户更好的提供共亨的的网络资源,每一条崐线路和网络端口都可由多个终点按信息流共亨,大幅度的提升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②采用虚电路技术,只有当用户准备好数据时,才把所需的带宽分配给指定的虚崐电路,而且带宽在网络里是按照分组动态分配,因而适合于突发性业务的使用。

  ③帧中继只使用了物理层和链路层的一部分来执行其交换功能,利用用户个人信息和崐控制信息分离的d信道连接来实施以帧为单位的信息传送,简化了中间节点的处崐理。帧中继采用了可靠的isdnd信道的链路层(lapd)协议,将流量崐控制、纠错等功能留给智能终端去完成,从而大大简化了处理过程,提高了效率。崐当然,帧中继传输线路质量发展要求很高,其误码率应小于10的负8次方。

  ④帧中继通常的帧长度比分组交换长,达到1024-4096字节/帧,因而其吞吐量崐非常高,其所提供的速率为2048mbit/s。用户速率一般为9.6、4.4、19.2、n崐64kbist/s(n=1-31),以及2mbit/s。

  ⑤)帧中继没有采用存储_转发功能,因而具有与快速分组交换相同的一些优崐点。其时延小于15ms。

  无线数据通信也称移动数据通信,它是在有线数据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崐有线数据通信依赖于有线传输,因此只适合于固定终端与计算机或计算机之间的崐通信。而移动数据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的传播来传送数据的,因而有可能实现移崐动状态下的移动通信。狭义地说,移动数据通信就是计算机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崐的无线通信。它通过与有线数据网互联,把有线数据网路的应用扩展到移动和便崐携用户。

  计算机网络(computernetwork),是通过光缆、双绞电话线或有、无线崐信道将两台以上计算机互联的集合。利用互联网各用户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如文崐档、程序、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等。计算机网络按地理位置划分,可分为网际网、崐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四种。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网际网;广域网一般崐指连接一个国家内各个地区的网络,全国公安系统的信息中心互联起来,也是一崐个广域网。广域网一般分布距离在100-1000公里之间;城域网又称为都崐市网,它的覆盖范围一般为一个城市,方圆不超过10-100公里;局域网的崐地理分布则比较小,如一栋建筑物,或一个单位、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大房间崐等。

  局域网是目前使用最多的计算机网络,一个单位可使用多个局域网,如财务崐部门使用局域网来管理财务帐目,劳动人事部门使用局域网来管理人事档案、各崐种人才信息,公安

  刑侦部门使用局域网来管理犯罪信息系统、交警部门使用局域网来管理机动车辆、崐驾驶员信息等等。

  网络协议是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网络对话所使用的语言,网络协议很多,有崐面向字符的协议、面向比特的协议,还有面向字节计数的协议,但最常用的是崐tcp/ip协议。它适用于由许多lan组成的大型网络和不需要路由选择的小型网崐络。tcp/ip协议的特点是具有开放体系结构,并且很容易管理。

  tcp/ip其实就是一种标准网络协议,是有关协议的集合,它包括传输崐控制协议(transportcontrolpro-tocol)和因特网协议(internet崐protocol)。tcp协议用于在应用程序之间传送数据,ip协议用于在程序崐与主机之间传送数据。由于tcp/ip具有跨平台性,现在已经成为internet的标崐准连接协议。网络协议分为如下四层:

  〈4〉应用层:提供诸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应用程序要把数据以tcp/i崐p协议方式从一台计算机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数据需经过上述四层通信软件的崐处理才能在物理网络中传输。

  目前的ip协议是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的,如202.0.96.133崐就表示连接到因特网上的计算机使用的ip地址,在整个因特网上ip地址是唯崐一的。

  ②可为公用数据交换网、各种专用网、无线寻呼系统、可视图文系统、高速数崐据传输、会议电视、isdn(2b+d信道或30b+d信道)、邮政储汇计算崐机网络等提供中继或数据信道;

  ④利用ddn实现大用户局域网联网;如我区各专业银行、教育、科研以及自崐治区公安厅与城市公安局的局域网互联等。

  例如,今年二季度,自治区公安厅租用ddn电路,采用数字交叉复用设备,崐组成公安专用数字数据传输网。这也称为对公安专用通信网进行数字化改造。经崐过多次研讨和实地试验,决定租用128k数字数据电路,其中以64k作为专崐用数据信道,把公安厅和各地级市的犯罪信息中心互联以64k覆用8条8k信崐道作为语音信道,供传真和长途电话直拨业务使用,从而解决公安专用通信网因崐信道少,开电话会议,就打不了长途电话;要打长途电话,就发不了传真、传不崐了数据的问题。

  ⑥使用ddn作为集中操作维护的传输手段;或把全区城镇110报警服务台崐互联,实现全区公安机关的统一指挥。

  分组交换网能提供永久虚电路(pvc)及交换虚电路(svc)等多种业务。崐利用分组交换网的通信平台,还可以开发与提供一些增值数据业务:

  电子信箱系统又称电子邮件。它是一种以存储_转发方式来进行信息交换的通崐信方式。在分组交换网平台上用户把需发送的信息以规定的格式送入电子信箱的崐存储空间,由电子信箱系统处理和传输后,送到接收用户的电子信箱并通知收信崐人。

  电子数据交换(edi)是计算机、通信和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又崐被称为“无纸贸易”。edi用电子单证代替了纸面单证,由传统的多点对多点崐的联系变为网络信息传递。edi技术是未来商业发展的极其主要的工具。现在崐国内外都得到普遍的应用。

  传真存储转发是把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建立智能化的传真网。该网崐利用计算机的存储_转发技术实现广大新老用户所需的各种新的服务项目。存储_转崐发技术的核心是传真交换机。

  可视图文业务是一种利用现有公用电信网络开发出来的新型、公用、开放式崐的信息服务系统。可视图文的业务类型主要有公用数据库业务和专用数据库业务崐等。

  帧中继技术适用于对广域网进行数据访问和高速数据传输。帧中继也是一种崐isdn承载业务,大多数都用在局域网互联和高速主机环境下作为宽带网的数据入崐口,是向未来宽带atm交换过渡的手段之一。常用于:

  ④在专用网中,采用复用的物理接口能够大大减少局域网互联时的桥接器、路由崐器和控制器所需的端口数量,并减少互连设备所需通信设施的数量。帧中继的数崐字链路连接鉴别(dlci)寻址功能可允许单个中继接入设备与上千个接入设崐备通信。其本地管理接口(lmi)可大大简化帧中继网的配置和管理。

  ⑦远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文件的传送、图像查询以及图像监视、会议电视崐等。

  无线数据通信也称为移动数据通信。它的经营事物的规模很广,也有广泛的应用前崐景。

  移动数据通信的业务,通常分为基本数据业务和专用数据业务两种:基本数崐据业务的应用有电子信箱、传真、信息广播、局域网(lan)接入等。专用业务崐的应用有个人移动数据通信、计算机辅助调度、车、船、舰队管理、gps汽车崐卫星定位、远程数据接入等。

  移动数据通信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可分为固定式应用、移动式应用和个人应用崐三种类型。

  ①固定式应用是指通过无线接入公用数据网的固定式应用系统及网络。如边远崐山区的计算机入网、交警部门的交通监测与控制、收费停车场、加油站和灾害崐的遥测和告警系统等。

  ②移动式应用是指野外勘探、施工、设计部门及交通运输部门的运输车、船队崐和快递公司为指示或记录实时事件,通过无线数据网络实现业务调度、远程崐数据访问、报告输入、通知联络、数据收集等均需采用移动式数据终端。移动数崐据终端在公安部门的刑警、巡警、交警也开始应用。

  ③个人应用是指专业性很强的业务技术人员、公安外线侦察破案人员等需要在崐外办公时,通过无线数据终端进行远程打印、传真、访问主机、数据库查询、查崐证。股票交易商也能够最终靠无线数据终端随时随地跟踪查询股票信息,即使度假崐也可以从远程参加股票交易。此外,电子信箱是国外应用很广的数据业务,在我崐国也慢慢的开始应用。无线接入internet可随时随地收发电子邮件,因此无线数据崐通信也得到普遍的应用。作为有线数据网的补充和延伸,在公安系统,移动数据崐通信将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相信不久的将来,移动数据通信也会在我区公安崐系统得到普遍的应用。

  目前,世界上关于移动数据通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全球移动数据通信网络运营商已超过50家,各发达国家和各大电信运营商、制造商都开始致力于移动数据通信业务的发展。未来移动数据通信业务将呈现多样化发展的特点。在第二代gsm和cdma网络向第三代网络演进的过程中,目前研发与应用大多分布在在使用无线信道进行高速数据传输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数据技术的引入和发展。如gsm网络通过采用gprs技术,数据最高速率可达115kbps,cdma网络演进到cdma20001x阶段时数据速率可达144kbps,而马上开始商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最高速率可达2mbps,预计以后可达10~20mbps,欧洲正在研发155mbps的未来移动通信系统。2002年12月9日,由中国大唐公司自主研发的符合td-scdma标准的第三代移动通信设施和终端一次性通过了第二阶段52项指标的测试(以数据业务为主)。2003年1月9日,中国联通的cdma20001x网络在上海测试完毕,现已在多个大中城市正式对用户开通。

  当前,虽然通用的cdma移动数据通信系统、设备和终端的研究和开发很多,但针对配电自动化、交通监控与信息、银行卡服务、工业数据采集、环境检验测试等具体应用、独立研发的基于cdma公用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数据通信系统还不多见。

  首先是建设投资小,网络建设中省去了大量的组网投资;其次是维护、运行的成本低,网络运行过程中只需承担少量的终端维护费用;虽然需要支付一些数据通信使用费,但就目前的资费水平和网络规模估算,单就运行和维护费用一项的节省就足以对其进行补偿。

  由于网络的基础设施已经十分完善,通信系统的组建只需要仔细考虑中心站和布点的问题。在布点时可以充分地享受无线网络带来的地点选择上的自由性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较全面的覆盖范围。在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可以不考虑布点的限制,甚至支持可移动的站点。对于复杂、易变,站点位置经常性变化的网络(城市改造、用户变更等),无线网络布点不受限制这一点更表现出它的优越性。

  目前,cdma移动网的基站在城市中的密度大,而在乡村中则比较小,正好满足在城市通信终端数量大、密度高而在乡村数量少、密度小的要求。因此,基于cdma网络的移动数据通信系统在地域范围和网络密度方面没有问题。

  目前的cdma移动网络能支持多种丰富多彩的数据通信业务,因此基于cdma网络的移动数据通信系统完全能满足各种数据应用对通信的要求。

  数据高速传输,需有较大的总线传输容量,且还一定要保证外界噪声不可能影响到该系统。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应用光纤通信网络,不仅可满足高宽带的需要,且与光纤信号均不会被外界噪声影响的特点相符合,最终可完成数据采集及传输。光纤通信网络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优势最重要的包含:(1)光波传输容量较大、频率较高。(2)拥有非常良好保密性,不会受到电磁干扰。(3)信号不轻易衰减,具有较长的中继距离。(4)低廉、丰富的光纤材料来源,能节约众多有色金属,且光纤材料重量轻、直径小,并拥有非常良好地可挠性。随着现代通信网络的扩充、建设及提速,对光纤材料的需求也随之一直增长[3]。

  将Atmega168芯片应用于系统主控制器中,时钟时序由CPLD产生,实现对高速数据的控制及采集,数据采集模块具体方案如图1所示。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运行原理为:通过传感器将模拟量信号中携带的物理量信息进行电压量的转化,再通过ADC转换模块以数字电压量代替模拟电压量,进而实施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及处理。由CPLD和AVR共同控制完成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并对所采集到的模拟信号实施模数转换后,在FIFO中缓存结果,再在Flash陈列中进行转存与保存。总系统工作过程中,FIFO既具有缓存作用,还可使A/D对有关数据位数进行转换的匹配问题得到全面解决,有效调整了与Flash存储器中所包含的数据线控制程序设计

  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编程采集功能的实现选用两条通道实施时钟分析,若控制信号属于低电平状态,触发采集,8路数据通道存储采集到的数据,EOC电平逐渐下降[5]。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所有通道均具有相同的工作原理,且最终都在存储区中存入所采集到的数据。以此为基础,在CPLD中载入相关程序,系统性调试电路,同时实施8通道的数据转换及控制,所产生出的波形如图2所示。由此可见,1、3、4、5四路将8个连续脉冲分别产生出来,且具有准确的时序位置,即控制器可同时对8路信号进行采集与控制,不会发生时序或逻辑方面的错误[6]。因此,光纤通信网络应用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的采集程序契合设计要求,依照所采集的脉冲宽度,能够将系统采集速度最高值为10Mbit·s-1计算出来。采用电光调制将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进行成光信号的转换,并于光纤通信网络中实施加载,再采用光纤通信网络将所采集的数据传输至高速数据主控制管理系统中。

  光纤通信网络在通过光的形式与模块接入后,其数据速率比FPGA数据处理能力高,为了可以实现准确、实时地传输信号,故设计外接存储体是必要的。多累存储器在市场中有多种,其中主要包括DDRSDRAM、SDRAM、VCM、DRDRAM等。根据光纤通信具有高速率、大数据量等特征,再与总体硬件设计相结合,该系统选用DDRSDRAM。DDRSDRAM通过双倍速率结构增加对所采集数据进行高速读取的能力,此双倍速率结构中的所有时钟周期均会实施读写操作,从而达到双倍数据读写速度的效果。此外,控制命令、数据及地址被寄存在不同的时钟跳沿,所以DDRSDRAM必须精准的对时钟进行判断。为与该要求相满足,时钟信号于DDRSDRAM中通过双端差动实施数据传输,即CK#与CK.在CK变高、CK#变低的情况下,会认定CK为上跳沿;而若CK变低、CK#变高的情况下,会有时钟CK下跳沿的认识。时钟CK上跳沿对控制命令与地址予以寄存,可将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高、低划分,并分别存储在时钟上下跳沿。DDRSDRAM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与系统中数据存储容量要求与处理速度相结合,选用现阶段技术较成熟的HY5DU(L)T芯片。该芯片拥有32MB的容量,16位的数据总线宽度,芯片在最佳状态下的数据吞吐率最大值为2×16×166×106=5.312Gbit·s-1。由此可见,DDRSDRAM芯片并不能解决光纤信号网络速率在10Gbit·s-1时所存在的数据存储问题[9]。此外,因系统设计难以满足DDRSDRAM芯片速率最高值,故为了确保外部存储器余量充足,可通过4片芯片并联模式有效提升数据吞吐力,使其达到21.248Gbit·s-1。

  在对基于光纤通信网络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性能测试时,需通过对已知信号进行采集,并将信号存储后,对比已知信号,最终完成测试。具体测试步骤为:通过光通信协议仪将特殊信号发送出去,达到9.953Gbit·s-1的信号速率,15520Byte的帧长,为便于分析信号,需对信号帧同步码设置成“F6F6F6282828”的序列,将0设置在帧头剩余部位,并将5设置在帧内剩余部位,由此避免对信号实施直接扰码与传输。在对光信号接收后,系统应该实施光电降速与转换处理,由系统中的FPGA对数据及时钟实施接收,对其相应处理后转入外部存储器实施缓存[10]。数据存满外部存储器后,可暂停采集数据,根据顺序对外部存储器数据实施重新读取,在计算机系统中送入千兆以太网接口实施统计对比分析。试验结果得出数据帧同步码,即“F6F6F6282828”,这些同步码后有若干个0,所有净荷均为常数5。试验结果显示,发送特定数据和接收数据相同。此外,为对系统误码率进行测试,将固定数据转换为伪随机码以做信号净荷,结果显示误码率在10~12以下。

  对于数字信号处理应用来说,数据的通信很关键。在TI公司的DSP/BIOS环境下有3种通信方式,即基于管道(PIP,pipe)的通信、基于流(SIO,stream I/O)通道的通信以及基于主机(HST,host)通道的通信。每一种通信方式都是通过调度其相应的内核对象来完成的。DSP/BIOS提供了管理每一种通信方式的模块及相应地API调用,通过这些模块及调用,可以完成DSP环境下的输入/输出 (I/O)。本文在对各种通信方式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各种通信方式进行比较,并给出利用PIP对象进行数据通信的1个例子。

  主机通信方式下,由HST对象完成主机与目标机之间的通信。HST对象静态配置为输入/输出,每一个HST对象内部是用数据管道对象来实现的。

  开发DSP应用时,可以应用HST对象来模仿数据流和测试程序算法对数据的处理。在程序开发的早期,特别是在测试信号处理算法时,程序使用输入通道对象访问来自主机文件中的数据,以及使用输出通道对象把算法处理过的结果反馈回主机一侧,以供查验或比较。在程序开发的后期,当算法开发完毕时,可以把HST对象改回到PIP对象,通过利用PIP对象完成外设真实数据与目标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管道(PIP)对象用于管理块I/O(也称为基于流的I/O或者异步I/O)。每一个PIP对象维护着一个分为固定数量和固定大小的缓冲区(称为帧)。所有的I/O操作在每一刻只处理1帧。尽管每一帧长度是固定的,但是应用程序可以在每一帧中放置可变数量的数据(但不能超过最大值)。管道有两端,一端为写线程,一端为读线程。写线程一端用于向管道中添加数据,读线程一端用于从管道中读取数据。管道能够用于在程序内的任意2个线程之间传递数据。经常地,管道的一端由ISR控制,另一端由软件中断函数控制。数据通知函数(也称为回调函数)用于同步数据的传输,包括通知读函数和通知写函数。当读或写1帧数据时,这些函数被触发,以通知程序有空闲帧或者有数据可以利用。

  流是一个通道,通过它,数据在应用程序与 I/O设备之间传输。流通道可以是只读的(用于输入)或者只写的(用于输出)。它对所有I/O设备提供了一个简单通用接口,允许应用程序完全不用考虑每个设备操作的细节。流I/O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的异步特性。当应用程序正在处理当前缓冲区时,一个新的输入缓冲区正在被添充和以前的缓冲区正在被输出。流交换的是指针而不是数据,这就大大减少了开销,使得程序更能满足实时约束的要求。流模块(SIO)通过驱动程序来与不同类型的设备打交道。驱动程序由DEV(Device)模块管理。

  设备驱动程序是管理一类设备的软件模块。这些模块遵从通用接口(由DEV提供),因此,流函数能够发出普通请求。图 1 给出了流与设备之间的交互示意图。

  DSP/BIOS支持两种不同的数据传输模型,一种是管道模型,由PIP与HST模块使用;另一种是流模型,由SIO与DEV模块使用。2个模型都要求1个管道或者流具有1个读线个模型都通过拷贝指针而不是数据来完成数据的拷贝。一般来说,管道模型支持低级通信,而流模型支持高级的、与设备无关的I/O。具体情况如表1所列。

  管道对象(PIP与HST)流对象(SIO与DEV)程序员必须创建自己的驱动程序提供了一种创建设备驱动程序的更加结构化方法读/写线程可以是任意线程类型或者主机PC一端必须由使用SIO调用的任务(TSK)来处理,另一端必须由使用D__调用的HWI处理PIP函数是非阻塞的,程序在管道写或读之间必须进行检查,以确保缓冲区可利用SIO_put、SIO_get和SIO_reclaim是阻塞函数(SIO)_issue是非阻塞函数)使用更少的内存,一般较快更加灵活,使用简单每个管道拥有自己的缓冲区缓冲区能够从一个流传输到另一个流而不用拷贝管道必须使用配置工具静态地配置流可以在运行时刻创建或者使用配置工具静态地配置对推栈设备(stacking devic)没有内建地支持提供对堆栈设备(stacking devic)的支持使用HST(内部PIP实现)使得主机与目标机的通信容易起来DSP/BIO提供了大量的设备驱动程序2 基于管道通信的一个例子

  在基于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利用管道进行通信的1个例子。该例是音频处理的一个例子。数据从数据源输入到编码器以后经量化通过串行口输入到目标机,目标机处理完毕后再经串行口发送到编码器,由编码器经扬声器输出。图2给出数据的流程图。

  由于每个管道分别对应1个读写线程,因此,发送管道与接收管道总共需要4个读写线程。本例中为了简化设计,只设计了2个线程。其中,音频处理函数(设计为软件中断SWI)既作为接收管道的读线程又作为发送管道的写线程;串行口接收中断处理服务例程ISR既作为接收管道的写线程又作为发送管道的读线程。

  每次中断发生时,串行口中断服务例程(ISR)把数据接收寄存器(DRR)中的数据字(32位)拷贝到数据接收管道的一空闲帧中。当1帧被填满时,ISR把该满帧写到数据接收管道中(通过调用PIP_put),供该管道的读线程(即音频处理函数)读取。音频处理函数执行时,它读取接收管道中的一满帧,处理完毕后再把它写到发送管道的一空闲帧中,供该管道的读线程(即ISR)发送。每次ISR触发时,它从发送管道中读取一满帧(若有的线位字地发向串行口发送寄存器(DXR)直到1帧中的所有数据发送完毕。然后,该空闲帧被回收到发送管道,供音频处理函数(即该管道的写线程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例子当中发送速率与接收速率一样,因此,中断处理函数不但负责数据的接收也负责数据的发送,并且每次中断执行时只发送1个32位字。

  PIP_alloc和PIP_put由PIP对象的写线程调用,PIP_get和PIP_free由PIP对象的读线程调用,这种调用顺序是非常重要的。若打乱这种调用顺序,将会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因此,每一次对PIP_alloc的调用都要跟着对PIP_put的调用才能继续调用PIP_alloc;对于PIP_get,情况也是如此。

  ,作为通知读/写函数的一部分,应该避免调用PIP API函数。如果为了效率起见必须要这样做,那么对诸如此类的调用应该加以保护,以阻止同一管道对象的重入以及错误的PIP API调用顺序。例如,在发送管道的通知读函数以及接收管道的通知写函数的开始部分,我们添加了如下语句,以避免递归调用:static Int nested = 0;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IP数据骨干网,基本覆盖了所有省会节点和大部分地市节点,采用核心、汇聚和接入3层结构。它们基本都采用BGPMPLSVPN承载业务,建立了服务质量保证(QoS)体系,在全网部署了IGP/LDP快速收敛功能,并部署了MPLSTEFRR链路保护功能,域内路由协议采用IS-IS,并通过MP-iBGP传播MPLSVPN路由信息。

  铁路数据通信网由建设于不同时期的客运专线数据网、铁通公司划转的专用数据网及铁路综合计算机网(TMIS数据网)3个相对独立的网络构成。客运专线数据网目前已经覆盖了铁路总公司,各铁路局的调度中心,京沪、京石武、武广、甬台温、温福、郑西、沪宁、沪杭等已建成的客运专线沿线站段、动车所等业务节点。铁路局区域网络由核心节点、汇聚节点、接入节点构成。骨干网络暂采用北京、武汉、西安、上海局区域网络的核心节点路由器作为临时域间数据转发节点,满足各铁路局对总公司区域网络间,以及各铁路局区域网络间数据路由转发需求。客运专线数据网采用MPLSVPN实现对业务的承载。既有普速线数据网大部分为铁通公司划转铁路之前的铁通建设,目前各铁路局网进行基础通信网改造工程,在改造完成后基本实现了对既有普速线所有车站的覆盖,并实现了与客运专线数据网的整合。铁路综合计算机网为2层网络结构,覆盖铁路总公司、铁路局及部分车站。随着网络安全工程的实施,铁路总公司、铁路局机关局域网实行三网分离,即局域网被分割成内部服务网、安全生产网、外部服务网3个逻辑子网,分属于不同的安全域。TMIS网络以路局为分界点,路局以上是骨干网,路局以下是基层网,总公司至各路局为星形组网。目前TMIS数据网与客运专线数据网(即铁路数据通信网)未实现整合。

  骨干网络由汇接节点、转发节点和接入节点组成。骨干网汇接节点设置在铁路总公司;转发节点设置在北京、西安、武汉、上海、成都;接入节点设置在各铁路局。每个节点设置2台路由器。骨干网为一个独立自治域。北京、武汉、西安转发节点间构成半网状连接方式,相邻骨干网转发节点间互联,每个转发节点与总公司节点间直联,实现全网流量在骨干网层面转发;骨干网接入节点同时与2个大区转发节点互联。骨干网节点间采用10GEWAN接口互联。

  每个铁路局区域网络均作为一个独立的自治域,区域网络间的互访通过骨干网络实现。铁路局区域网络由铁路局所在地的核心节点、业务相对集中的汇聚节点和接入节点组成。接入节点到汇聚节点间、汇聚节点到核心节点间的连接,在城市范围内或有需求的节点,采用星形或环形方式接入上层节点,在铁路沿线范围,接入节点采用链型双归方式接入汇聚节点。对于接入节点,采用分层PE技术,在大型车站部署SPE节点,小型站段或工区部署UPE节点。

  由于TMIS数据网承载着货票、确报、调度、车号自动识别、行车安全监控(5T)、铁路办公自动化、统计、工务、财务核算等多个应用系统,因此,铁路数据网与TMIS网络的整合要分步骤实施。第一步:TMIS数据网业务之间存在大量互通需求,因此没有对承载业务做严格的访问隔离,而铁路数据通信网采用VPN方式实现业务接入,为避免对TDMS广域网承载业务造成影响,第一步将承载的全部业务以一个统一VPN接入铁路数据网。第二步:新的信息业务直接接入铁路数据网,TMIS既有业务逐步向铁路数据网割接,业务割接后TMIS网络设备根据性能及配置情况,融入铁路数据网各类节点中,实现一张统一的数据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铁路数据通信网采用骨干网络及区域网络二级构建,在区域网络接入节点,采用分层PE构建。铁路数据通信网骨干网络链路由OTN承载,采用10GE接口;铁路局区域网络核心、汇聚节点间的链路及接入节点到汇聚节点间的链路,主要由OTN承载,采用GE接口;接入节点间的链路主要由光纤承载,采用GE接口。为保证数据网对业务承载的可靠性,数据网要求OTN承载网启用保护机制,并利用传输网络保护机制、数据网故障检测恢复机制及两者的协调配合,来共同保证数据网的可靠性。数据网通过lay-er3MPLSVPN实现对业务的承载,保证不同业务组的安全隔离,采用OptionB方式实现VPN跨域互通;将layer2MPLSVPN作为补充,提供基于MartiniVLL业务。采用区分业务(DiffServ)同时结合CBQ以及CAR等多种技术方式,来保证各类业务的QoS。骨干网络依靠高带宽的设计提供网络的轻载来保证SLA,采用IPDSCP、IPTOS和MPLSEXP字段标识QoS等级;在PE路由器实现QoS的等级化标记,根据初始业务类型提供6类服务等级对应6种队列;部分关键业务,如GSM-R/GPGS、会议电视、软交换等,考虑直接在区域网核心节点下设置独立的PE接入设备,基于物理端口进行分类和标识。在全网部署路由快速收敛功能,启用BFD完成快速链路故障探测,先期在骨干网络转发节点间对重要业务(如GSM-R/GPRS业务)进行MPLS-TEFRR的部署。域内路由协议采用IS-IS,并通过MP-iBGP传播MPLSVPN路由信息,域间协议采用E-BGP。骨干网络及各区域网络均为独立AS。在骨干网接入路由器部署流量采集设备,在铁路总公司节点设置流量分析与统计服务器,对各铁路局引入骨干网流量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异常流量进行告警。数据网为铁路专网综合IP网,与公众互联网采用物理隔离;全网通过实施MPLSVPN,完成各业务系统的隔离;网络支持分域、分权管理;对于网络设备的服务配置,遵循最小化服务原则,关闭网络设备不需要的物理端口及服务;对网络设备实行交互式访问安全措施;支持对接入业务限速处理;在IS-IS、BGP等协议中启用校验和认证功能;网管区域的防火墙具有入侵检测功能;在网络互联端口开启I-SISHello的MD5认证;在区域网出口限制BGP对等体(peer)以外IP地址对179端口的访问。在MPLS环境下向IPv6演进,在所有IPv6业务不需隔离时,可采用6PE技术实现;在IPv6业务需隔离的情况下,可采用6VPE技术实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步普及和信息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各单位原有的各类应用系统由于彼此孤立,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工作机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式的要求.如何将这些孤立的应用系统整合在一起,为办公、数据分析、战略决策等提供更加有效、便捷的服务手段,成为目前业界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企业应用整合(enterpriseapplica-tionintegration,EAI)将业务流程、应用软件、硬件和各种标准联合起来,在两个或更多的企业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无缝集成,使它们像一个整体一样进行业务处理和信息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应用系统整合可以在原有应用系统的数据层、业务层和应用层上实现,在整合时关键要解决不同应用系统之间各类数据通信、服务请求处理、应用系统提供的业务流程接口访问方式和不同数据格式转换等主要问题.进行企业应用系统集成时,企业原有各应用系统间的通信关系可能错综复杂,在具有n个应用系统的环境下,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通信需要建立n(n-1)/2个双向消息通道.大量的消息通道势必影响通信系统性能,同时给通信系统的管理带来麻烦.本文在研究JMS消息的基础上,结合应用软件间的通信关系,设计了一种共享消息通道模型,该模型在Pub/Sub(发行/订阅)通信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各类控制信息,通过三个通道来完成不同应用系统间所有消息的Re-quest/Response(请求/应答)通信.

  JMS消息由消息头、消息属性和消息正文三部分构成.消息头用来标识消息、设置消息优先级和消息失效时间等,包括的具体域见表1.在表1各域中,JMSMessageID,JMSDestina-tion和JMSRedelived等域的值是在消息发送后由消息发送者设置的,JMSCorrelationID,JM-SReplyTo和JMSType等域的值由发送消息的应用系统处理程序来设置,JMSDeliveryMode,JM-STimestamp,JMSExpiration和JMSPriority等域的值可以由发送消息的应用系统处理程序来设置,也可以由JMS消息发送者根据管理员设置的参数进行重载.消息属性部分用来添加除消息头外的附加信息,消息体包含有消息头JMSType指定类型的具体消息内容.

  共享消息通道是指整个消息系统不是根据消息提供者、接收者数量及消息种类来设计消息通道数量,而是根据消息传递方向设计三个消息通道,即请求消息通道、应答消息通道和废弃消息通道.请求消息通道用于传递发送者向接收者的请求消息,应答消息通道用于传递接收者向发送者的应答消息,废弃消息通道用于传递接收者不能处理的消息,共享消息模型如图1所示。共享消息通道将Pub/Sub通信方式与Re-quest/Response通信方式相结合,应考虑到如下两方面:(1)在Pub/Sub通信模式下消息接收者实质上是针对消息通道来订阅主题的,而在企业原有应用系统较多的情况下,同一消息通道中将会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消息存在,而每个订阅者并不会对所有消息都有订阅请求,消息接收者要区分在消息请求通道中自己感兴趣的和对自己无用的消息.(2)在Request/Response通信方式下,应答是针对特定消息请求的应答,每一个消息发送者要区分应答消息是否是针对自己请求的应答.

  为解决上述两方面问题,在图1的基础上设置两个控制表:一个是消息发送控制表(表2,注意发送消息ID的前3位与产生该消息的应用系统ID相同),该表定义并控制每个应用系统发送的消息类型.例如,ID为001的应用系统能发送的消息类型编码为00101和00102.另一个表是消息接收控制表(表3),该表定义并控制每个应用系统所能接收并处理的消息.例如,ID为001的应用系统能够处理编号为002的应用系统发送的编码为00201的消息和ID为003的应用系统发送的编码为00301的消息.系统为每个应用系统指定一个全局的ID.

  同一个消息可能被不同的应用系统处理,为使接收者能够区分不同消息,在发送消息时发送者在消息头加入发送消息的ID,考虑到消息头中的不同域、每个域的作用及可操作的限制,可将发送的消息ID加入消息头的JMSReplyTo属性域(该域最初设计的目的是规定应答消息放入的队列,而在共享消息通道中所有应答消息都放于应答消息通道,不用再进行定义),可以通过如下操作将发送的消息ID放入该域中.

  所有接收应用系统的消息处理程序通过MessageListener接口侦听请求消息通道,当请求消息通道中有消息到达时将激活所有应用系统消息处理程序中的onMessage()方法,在onMessage()方法中对接收到消息的消息头和消息体进行处理,处理程序通过getJMSReplyTo()方法获得发送者ID和消息种类ID.处理过程如图2所示.

  所有应答信息使用同一消息通道,为区分对不同消息的应答,消息处理EJB在处理完接收到的消息后,根据JMSReplyTo属性域信息设置setJMSCorrelationID属性域,将该域值设置为接收到消息的JMSReplyTo值与接收应用系统ID,设置过程如下.发送应用系统消息处理程序接收到该应答信息后,通过getJMSCorrelationID()方法得知是哪个应用系统针对自己所发送的哪个消息的应答(此处发送者仍然要象接收者那样判断应答信息是否是它所能处理的应答).

  应用系统整合是在数据层、业务层或应用层对原有的各类应用系统的数据加工、业务重组和软件互通.各类应用系统通过各种技术对外提供各类远程和本地接口,通过接口实现对本地业务逻辑和数据库系统等的访问.

  在对图3共享消息系统应用时,应用的关键部分是各应用系统与消息系统之间的适配器,连接每个应用系统的适配器应完成如下功能:(1)判别各类消息通道中的各类消息,接收其他应用系统发给本地应用系统的消息或数据.(2)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不同的应用系统具有不同的数据处理格式,可以通过适配器将接收来的数据转换为本地应用系统能处理的数据格式.(3)通过RMI,JDBC,SOAP,EJB等实现对本地业务逻辑或数据库系统的访问.(4)完成消息应答和应答消息处理.

  【论文摘要】:在许多基于单片机的应用系统中,系统需要实现遥控功能,而红外通信则是被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红外通信具有控制简单、实施方便、传输可靠性高的特点,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通信方式。

  在许多基于单片机的应用系统中,系统需要实现遥控功能,而红外通信则是被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红外通信具有控制简单、实施方便、传输可靠性高的特点,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通信方式。红外线通信是一种廉价、近距离、无线、低功耗、保密性强的通讯方案,主要应用于近距离的无线数据传输,也有用于近距离无线网络接入。从早期的irda规范(115200bps)到askir(1.152mbps),再到最新的fastir(4mbps),红外线接口的速度不断提高,使用红外线接口和电脑通信的信息设备也越来越多。红外线接口是使用有方向性的红外线进行通讯,由于它的波长较短,对障碍物的衍射能力差,所以只适合于短距离无线通讯的场合,进行点对点的直线数据传输,因此在小型的移动设备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红外通信是利用950nm近红外波段的红外线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体,即通信信道。发送端将基带二进制信号调制为一系列的脉冲串信号,通过红外发射管发射红外信号。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脉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送给解调电路进行解调,还原为二进制数字信号后输出。常用的有通过脉冲宽度来实现信号调制的脉宽调制(pwm)和通过脉冲串之间的时间间隔来实现信号调制的脉时调制(ppm)两种方法。

  简而言之,红外通信的实质就是对二进制数字信号进行调制与解调,以便利用红外信道进行传输;红外通信接口就是针对红外信道的调制解调器。

  红外通讯技术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无线连接技术,被众多的硬件和软件平台所支持:

  ⑸ 传输速率较高,目前4m速率的fir技术已被广泛使用,16m速率的vfir技术已经。

  ⑶ 红外通讯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取代线缆连接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功能单一,扩展性差。

  红外通信标准有可能使大量的主流计算机技术和产品遭淘汰,包括历史悠久的调制解调器。预计,执行红外通信标准即可将所有的局域网(lan)的数据率提高到10mb/s。

  红外通信标准规定的发射功率很低,因此它自然是以电池为工作电源的标准。目前,惠普移动计算分公司正在开发内置式端口,所有拥有支持红外通信标准的笔记本计算机和手持式计算机的用户,可以把计算机放在电话机的旁边,遂行高速呼叫,可连通本地的因特网。由于电话机、手持式计算机和红外通信连接全都是数字式的,故不需要调制解调器。

  红外通信标准的广泛兼容性可为pc设计师和终端用户提供多种供选择的无电缆连接方式,如掌上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设备和桌面计算机之间的文件交换;在计算机装置之间传送数据以及控制电视、盒式录像机和其它设备。

  目前,符合红外通信标准要求的个人数字数据助理设备、笔记本计算机和打印机已推向市场,然而红外通信技术的潜力将通过个人通信系统(pcs)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的建立而充分显示出来。由于红外连接本身是数字式的,所以在笔记本计算机中不需要调制解调器。便携式pc机有一个任选的扩展插槽,可插入新式pcs数据卡。pcs数据卡配电话使用,建立和保持对无线pcs系统的连接;扩展电缆的红外端口使得在pcs电话系统和笔记本计算机之间容易实现无线通信。由于pcs、数字电话系统和笔记本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标准的红外端口实现的, 所以pcs数字电话系统可在任何一种pc机上使用, 包括各种新潮笔记本计算机以及手持式计算机,以提供红外数据通信。而且,由于该系统不要求在计算机中使用调制解调器,所以过去不可能维持高性能pc卡调制解调器运行所需电压的手持式计算机,现在也能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红外通信标准的开发者还在设想在机场和饭店等地点使用步行传真机和打印机,在这些地方,掌上计算机用户可以利用这些外设而勿需电缆。银行的atm(柜员机) 也可以采用红外接口装置。

  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红外技术将在通信领域得到普遍应用,数字蜂窝电话、寻呼机、付费电话等都将采用红外技术。红外技术的推广意味着膝上计算机用户不用电缆连接的新潮即将到来。由于红外通信具有隐蔽性,保密性强,故国外军事通信机构历来重视这一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这一技术在军事隐蔽通信,特别是军事机密机构、边海防的端对端通信中将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正如前面所述,它还将对计算机技术产生冲击,对未来数据通信产生重大影响。

  [2] 曾庆立. 远距离红外通讯接口的硬件设计与使用[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4.

  [3] 邓泽平. 一种多用途电度表的红外通讯问题[j]. 湖南电力, 2003, 4.

  [4] 朱磊, 郭华北, 朱建. 单片机89c52在多功能电度表中的应用研究[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

  有效保障数据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必须充分发挥技术人力资源的作用,积极构建起健全完善的数据通信平台,并积极对系统平台的安全性进行科学的全面的评估。作为一名合格具备专业化技术的人员,应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和标准流程,设置科学的评估方式,对整个网络环境进行系统的评估,并适时给予安全调整,准确分析潜在的用户群体以及信息源,并对他们进行安全评估和识别,充分了解数据通信网络的发展实际,以此为出发点开展系统安全性的分析活动。

  定期开展网络安全的检查与维修活动,以及时确保数据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得到有效的安全确认,避免服务器的终端设备以及信息网中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受到恶意破坏,防止系统网络受到不法分子的严重攻击,达到对数据库内部的信息进行保密的目的。所以这就要求专业化的技术人员需以对网络安全性的有效评估为前提,全面仔细存在的隐形的安全威胁,积极设置高效的网管设置等形式,不断优化系统漏洞,拒绝一切不法分析用户的对网络系统的入侵和攻击,降低安全风险的发生。

  作为通过远程连接的方式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是大部分用户均会使用到的,不管这样的连接方式是利用何种方式进行连接,都难以避开负载路由器以及交换机的系统网络,这是这样,这些设备存在着某些漏洞极容易成为黑客的攻击的突破口。从路由器与交换机存在漏洞致因看,路由与交换的过程就是于网络中对数据包进行移动。在这个转移的过程中,它们常常被认为是作为某种单一化的传递设备而存在,那么这就需要注意,假如某个黑客窃取到主导路由器或者是交换机的相关权限之后,则会引发损失惨重的破坏。纵观路由与交换市场,拥有最多市场占有率的是思科公司,并且被网络领域人员视为重要的行业标准,也正因为该公司的产品普及应用程度较高,所以更加容易受到黑客攻击的目标。比如,在某些操作系统中,设置有相应的用于思科设备完整工具,主要是方便管理员对漏洞进行定期的检查,然而这些工具也被攻击者注意到并利用工具相关功能查找出设备的漏洞所在,就像密码漏洞主要利用JohntheRipper进行攻击。所以针对这类型的漏洞防护最基本的防护方法是开展定期的审计活动,为避免这种攻击,充分使用平台带有相应的多样化的检查工具,并在需要时进行定期更新,并保障设备出厂的默认密码已经得到彻底清除;而针对BGP漏洞的防护,最理想的办法是于ISP级别层面处理和解决相关的问题,假如是网络层面,最理想的办法是对携带数据包入站的路由给予严密的监视,并时刻搜索内在发生的所有异常现象。

  交换机基本运行形势为:当帧经过交换机的过程会记下MAC源地址,该地址同帧经过的端口存在某种联系,此后向该地址发送的信息流只会经过该端口,这样有助于节约带宽资源。通常情况下,MAC地址主要储存于能够追踪和查询的CAM中,以方便快捷查找。假如黑客通过往CAM传输大量的数据包,则会促使交换机往不同的连接方向输送大量的数据流,最终导致该交换机处在防止服务攻击环节时因过度负载而崩溃。

  这是在会话劫持攻击环节频发的手段之一,它是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某节点的IP地址的ARP请求被广播到网络上后,这个节点会收到确认其物理地址的应答,这样的数据包才能被传送出去。黑客可通过伪造IP地址和MAC地址实现ARP欺骗,能够在网络中产生大量的ARP通信量使网络阻塞,ARP欺骗过程如图1所示。

  以VTP角度看,探究的是交换机被视为VTP客户端或者是VTP服务器时的情况。当用户对某个在VTP服务器模式下工作的交换机的配置实施操作时,VTP上所配置的版本号均会增多1,当用户观察到所配置的版本号明显高于当前的版本号时,则可判断和VTP服务器实现同步。当黑客想要入侵用户的电脑时,那他就可以利用VTP为自己服务。黑客只要成功与交换机进行连接,然后再本台计算机与其构建一条有效的中继通道,然后就能够利用VTP。当黑客将VTP信息发送至配置的版本号较高且高于目前的VTP服务器,那么就会致使全部的交换机同黑客那台计算机实现同步,最终将全部除非默认的VLAN移出VLAN数据库的范围。

  通常情况下,交换机所有的端口大致呈现出Access状态以及Turnk状态这两种,前者是指用户接入设备时必备的端口状态,后置是指在跨交换时一致性的VLAN-ID两者间的通讯。对Turnk进行配置时,能够避免开展任何的命令式操作行为,也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于跨交换状态下一致性的VLAN-ID两者间的通讯。正是设备接口的配置处于自适应的自然状态,为各项攻击的发生埋下隐患,可通过如下的方式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首先,把交换机设备上全部的接口状态认为设置成Access状态,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黑客将自己设备的接口设置成Desibarle状态后,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来进行协商其最终结果均是Accese状态,致使黑客难以将交换机设备上的空闲接口作为攻击突破口,并欺骗为Turnk端口以实现在局域网的攻击。其次是把交换机设备上全部的接口状态认为设置成Turnk状态。不管黑客企图通过设置什么样的端口状态进行攻击,这边的接口状态始终为Turnk状态,这样有助于显著提高设备的可控性[3]。最后对Turnk端口中关于能够允许进出的VLAN命令进行有效配置,对出入Turnk端口的VLAN报文给予有效控制。只有经过允许的系类VLAN报文才能出入Turnk端口,这样就能够有效抑制黑客企图通过发送错误报文而进行攻击,保障数据传送的安全性。

  VTP(VLANTrunkProtocol,VLAN干道协议)是用来使VLAN配置信息在交换网内其它交换机上进行动态注册的一种二层协议,它大多数都用在管理在同一个域的网络范围内VLANs的建立、删除以及重命名。在一台VTPServer上配置一个新的VLAN时,该VLAN的配置信息将自动传播到本域内的其他所有交换机,这些交换机会自动地接收这些配置信息,使其VLAN的配置与VTPServer保持一致,由此减少在多台设备上配置同一个VLAN信息的工作量,而且保持了VLAN配置的统一性。处于VTP模式下,黑客容易通过VTP实现初步入侵和攻击,并通过获取相应的权限,以随意更改入侵的局域网络内部架构,导致网络阻塞和混乱。所以对VTP协议做相关操作时,仅保存一台设置为VTP的服务器模式,其余为VTP的客户端模式。最后基于保障VTP域的稳定与安全的目的,应将VTP域全部的交换机设置为相同的密码,以保证只有符合密码相同的情况才能正常运作VTP,保障网络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