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协委员李志坚:加快文化IP数据化、资产化数据要素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南财对话·广东两会
日期:2024-01-24 23:00:19   来源:荣誉资质

  (原标题:广东省政协委员李志坚:加快文化IP数据化、资产化,数据要素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南财对话·广东两会)

  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全力发展数字化的经济,创新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产业。

  近年来,广东持续探索数字化的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逐渐完备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创新发展数字产业,推进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广东两会期间,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了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聚焦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价值,以及推动文化IP的数字化、数据化和资产化转型两大议题,展望广东未来可期、可为的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前景。

  南方财经: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全力发展数字化的经济,创新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产业等。你认为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有何助力?

  李志坚:在我看来,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极大助力。

  一方面,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当前整个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数据要素通过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的不断演变升级,正在不断推动“四链”深层次地融合,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层次地融合,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持续释放新动能,实现产业价值化。

  不可忽视的是,在数据要素发挥效能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同样重要,数据采集、汇聚、治理、流通、应用等全过程都需要技术的推动。当下,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将进一步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从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

  南方财经:面向未来,广东能够在哪些维度上作出努力,让数据要素为广东高水平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李志坚:我建议未来广东从五个方面着手,更好地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首先,我们要凝聚数据要素共识,全省一盘棋,让各级各项机制和配套资源有序衔接。其次,要沉淀数据资源积蓄,推进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共济,赋能社会经济运转。具体来说,政府要提升公共数据开放质量和数量,并促进其实现经济价值,同时鼓励企业结合公共数据资源,开发、设计数据产品进入市场流通。

  三是要打通数据交易壁垒,进一步明确数据资产评定估计标准、数据产权确权使用边界,让社会主体敢于参与、乐于参与、热情参加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进一步发挥数据交易所在数据交易领域的示范和激活效应,推进数据产品合规登记规则透明化、数据产品介绍详细化、数据产品交易案例普及化、数据产品动态即时化,发挥数据交易所在数据产品合规登记过程中的确权效用。

  四是拓宽数据流通渠道,场内场外两条腿,走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之路。场内数据要素要自由流通,利用好数据经纪人、首席数据官、数据空间等多样化数据交易模式;场外交易方面,鼓励省市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和配套监管制度,逐步加强数据经纪人、数据资产牌照的政府侧和市场侧认可度,推动数据商、数据经纪人、第三方评估机构、行业协会等在合规机制下参与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和交易流通。

  最后,我们要助推AI发展,聚焦制造、医疗、教育、金融这些重点领域,打造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显示度高的典型应用场景,提升数据要素质量,发挥数据要素对各行业各领域的乘数效应。

  南方财经:近期,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将“数据要素x文化旅游”列入重点行动计划,提出培育文化创意新产品,挖掘文化数据价值。据你观察,目前广东在打造文化IP方面的发展进程如何?

  李志坚:广东作为中国数字化的经济发展的先行区,拥有一大批独具特色的文化IP。广东也是文化出海的排头兵,据统计,近年来广东文化产品及服务的年度出口额超过1000亿美元,占全国的40%左右。

  但我们仍然需要认识到,目前依然主要停留在“粗加工”“文化进口再逆向输出”等初级阶段,尚没形成自身的文化大IP,也没有占据国际文化贸易的主导权。

  因此,文化IP的数字化转型能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我们应快速推进文化IP的数字资产化,充分挖掘文化数据价值,提升广东省文化软实力与产业竞争力。

  李志坚:文化IP的数字化、数据化和资产化转型是当前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趋势,对挖掘文化IP的潜在价值及促进经济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这三者相互关联,一同推动文化产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体来说,数字化转型是基础,让文化IP转化为数字形式,更好地进行存储、传输和展示;数据化转型是关键,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挖掘为文化IP的开发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资产化转型是目标,通过开发衍生品、授权合作、品牌推广等多种方式,文化IP转化为具有商业经济价值的资产。

  在实践过程中,数字化、数据化和资产化转型需要相互配合、协同推进。一是要注重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文化IP的数据质量和解决能力。二是要加强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深入挖掘文化IP的价值和商业机会。三是要积极探索资产化转型的路径和模式,推动文化IP的商业化运作和可持续发展。

  南方财经:在推进文化IP数字化、数据化和资产化转型并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广东目前有何可为?

  李志坚:我的建议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推动广东文化IP数据库和数字版权登记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发挥好文化产权交易机构的服务功能。

  推动文化IP数据库、数字版权登记体系和数据资产登记体系建设是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这需要在加强政策支持、建立标准体系、强化研发技术、促进产业合作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的协同努力。

  具体来说,政府部门应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和引导文化公司进行数字化转型,加大对广东文化IP的保护力度。同时,建议广东省文化产业管理部门、版权管理部门、政务数据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合力研究,联合制定文化IP数据库和数字版权登记的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接入由国家版权局主导的“国家数字版权链”体系,从源头加强文化IP的保护力度。此外,在数字版权登记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广州数据交易所数据资产合规体系,研究制定文化IP数字资产的合规登记管理体系、细则和工作指引。鼓励文化产业相关企业、机构进行合作,一同推动文化IP数据库和数字版权登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依托广州数据交易所“一所多基地多平台”体系,打造集聚各地特色的文化IP数字资产。

  而文化产权交易机构的服务功能,则大多数表现在文化IP数字版权挂牌模式的探索,协助省著作权管理部门开展数字版权登记、备案、维权、应用、交易等相关管理工作,完成作品“数字版权”的登记确权,从源头理清权属;依据市场需求完成数字版权的铸造和挂牌发行,研究建立配套交易规则和行业细则,实现文化IP数字资产的高效有序流通;在数字版权限量挂牌发行的基础上,依据市场需求衍生出数字版权评估、维权、质押融资等相关衍生服务,满足多种市场主体的不一样的需求。最终通过数字版权交易,促进不一样的行业和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形成数字版权贸易生态圈,促进文化产业和实体经济的繁荣发展。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