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农村青年的第一选择
日期:2023-11-27 01:19:03   来源:荣誉资质

  黄季焜等人研究之后发现,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城市对此尚未作好准备

  作者:刘东峰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7-30 1:29:41

  在对10年8个省份200个村庄的劳动力就业调查数据分析后,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季焜与合作者得出结论:农村人口在外打工者年龄逐渐呈年轻化,特别是那些尚未成家的年轻人。

  其研究表明,1990年,16~20岁、21~25岁两个年龄段的农村人口,外出务工占比分别是23.7%和33.6%,而2000年,这两项数据则迅速增长至75.8%和67.2%。依据计量模型的分析,黄季焜认为,“这个数据在今天仍持续走高”。

  如此看似简单的结论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现实:这些大多没成家的农村青年,外出打工之后很有几率会成为永久的移民。这对农村的年龄结构、就业结构将产生重大影响,农村人口加剧老龄化几乎不可避免。而就城市来说,如何接纳这些农村来的年轻人则是严峻的挑战。实际上,城市保障系统尚未完全容纳他们。

  依据此项研究,“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外出打工、经营小买卖、开办私人企业”4种就业类型涵盖了当前农民所有的类型,数十年前“种地交粮”走上多元化之路。无疑,中国经济的发展导致就业结构巨变。

  而黄季焜认为,除却表面现象,探究经济发展与就业结构“看不见”的内在联系对剖析中国社会现实意义重大。这些看不见的联系包括:各种就业类型互相转换的可能性有多大?哪一些原因影响着中国农村就业结构的变化?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来促进就业结构的演化?

  “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之外,此类研究可为决策者提供重要依据。”黄季焜说。

  《科学时报》:中国改革开放已近30年,农村的就业结构从单一的耕作向更多方面拓展。在你的研究中,农村就业结构变化呈现怎样的趋势?

  黄季焜:近些年,两种农村就业类型发展极为迅速,一是外出打工,另一个是自营经济(如开店、办厂)。目前,这两种类型是农村就业增加的主要渠道。

  实际上,种地的劳动力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减少,这导致中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转移,同时农村人口增长又导致新的劳动力持续增加,我们研究之后发现,解决这两方面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主要方式是外出打工和自营经济。外出打工更主要的是从当地就业转向去远距离的城市就业。

  黄季焜:多种因素在起作用,其中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其一是区域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这使得内地农村劳动力可以到沿海省份的城市和乡镇打工;其二是城市劳动力市场向农村开放。

  当然区域劳动力市场还有很多问题,如许多地方更容易雇用当地人口,但市场经济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使得雇主逐渐意识到谁合适就雇谁,而不论其来自什么地方。当前,区域劳动力市场逐渐完备,障碍因素不断减少。

  此外,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开放,特别是城市劳动力市场向农村开放,反映出城乡二元经济下对户口要求的松动,这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科学时报》:你们曾对“自足的传统农业、外出打工、经营小买卖、开办私人企业”4种就业类型进行深入的分析。那么,这4种就业结构之间的互相转换有哪些趋势?这种趋势有何影响?

  黄季焜:我们研究之后发现,早期的时候,各年龄段外出打工者均占20%多。但到现在,打工总量增多,而且年龄越年轻。

  这其中蕴含着一个职业转换方面的趋势,过去外出打工后再回乡经营小买卖、开办私人企业的大部分是30、40、50岁年龄段的人。但现在外出打工的是多是年轻人,相当一部分是16~20岁的年轻人,这部分人到外面打工后就不一定回乡后再经营小买卖或开办私人企业,而很可能在异地办起来。在北京,我们就能看到,许多小商店是由外地人开办的,而在10年前,这些小商店大多则由北京本地人办的。

  从长远来看,未来的农村年轻人大部分是要转出农业的,留在农村的大部分是年老的,这对农业提出了新挑战。

  《科学时报》:你在论文中曾提到,大城市周边的农村就业结构已转向特定类型,这些类型是什么?为何在大城市周边出现这样的现象?

  黄季焜: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部分城市的周边已被作为蔬菜和畜奶产品等的生产基地,出现了特定的郊区型农业。

  早期,比如十几年前,大城市周边的农田仍以种植粮食为主。而城市周边的农村人口在外出打工之前,仍以种粮为主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受比较利益的驱动,城市周边农业的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慢慢地减少,目前已发展成以蔬菜、水果等生产为主的郊区型农业。同时国家也有需求,希望这些地区为城市提供充足的蔬菜、水果、畜奶产品等。

  《科学时报》:根据您的研究,总体看来,中国农村就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与有着怎样的联系?

  黄季焜:就业形势取决于经济发展形势,就业结构的变化也取决于经济结构的变化。从过去的十几年来看,农村劳动力在外就业的增长相当部分是由于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这一些企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旺盛。

  即便是农业内部也是往劳动密集型方向发展,比如蔬菜、水果、水产品、畜产品等的发展,这要比以前种粮需要更加多的劳动力。例如,几亩、几十亩的粮食生产就能够正常的使用机械播种和收割,而蔬菜生产不管其规模多大,都难以用机械运作。

  《科学时报》:根据这种形势,你十分赞成国家全力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

  黄季焜:是的。虽然现在很多人提倡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但在我看来,国家应当支持更多行业(不论是在农业还是工业)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这样才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些企业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增长很快。但现在的许多中小型企业其实是靠其自身积累,或是靠亲属和朋友的支持来发展,在贷款方面得到政府的支持很少。因此,若能够为中小公司发展提供便利措施,那么就能促进村民自己创业。

  现在,靠大企业只能解决就业问题的一部分,但如果把广大村民的创业激情激发出来,给予资金支持,那么他们创造的就业机会将会永远大于大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

  黄季焜:很多政策都有正面、负面的影响,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同样如此,关键看你如何协调正、负两方面。

  事实上,因为种种原因,不少中小企业受到各种打击,但它在提升农民收入方面作出了很多贡献。虽然其在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环保方面造成负面影响,但功劳七成、负面三成,不能因这三成负面就否定七成功劳,关键要出台相应的措施,及时规划、管理,使其负面影响减到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