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天链一号05星发射!带你知道“中继卫星天团”
日期:2024-06-13 22:46:31   来源:智能装备

  2021年7月6日23时53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通讯导航部抓总研发的天链一号05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至此,我国第一代中继卫星5星连捷。

  或许有人要问:天链系列中继卫星是干啥的?要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先来回忆振奋人心的一幕。

  2021年6月23日9时35分,中心、国家主席、主席习在北京航天飞翔控制中心指控大厅,与正在天和中心舱执行使命的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亲热通话。大屏幕上,航天员的视频画面明晰,声响洪亮嘹亮。

  这场六合通线星组成的天基中继体系,在间隔地上约36000公里的太空供给着实时保证。

  盯梢与数据中继卫星体系,是为中、低轨迹的航天器与航天器之间、航天器与地上站之间,供给数据中继、接连盯梢与轨适测控服务的体系。这是20世纪航天测控通讯技能的重大突破。

  在天链中继卫星投入到正常的运用中前,我国一向依托陆基测控站和远望系列远洋丈量船,来支撑卫星、飞船和探测器的发射测控与在轨通讯使命。但是,因为受地球曲率的影响,地上和海上测控对中低轨迹航天器的轨迹掩盖规模十分有限。

  例如,载人飞船约90分钟绕地球一圈,大都时刻无法和地上测控体系实时联络。

  如要完结对300千米高度的低轨迹航天器进行100%的掩盖,理论上需要在地表均匀布设100多个站点。明显,这在政治交际和经费预算上是难以完结的。

  2003年,航天英豪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其间曾数次进行六合通话,但每次都有严厉的时刻窗口约束。其时六合通话带宽也很低,杨利伟只能听到地上的声响,看不到画面;地上人员看到杨利伟的画质也不是很明晰,并且经常“卡壳”。

  针对地上测控网对低轨迹载人飞船掩盖率受限的情况,我国以其时最新研发的东方红三号卫星渠道为根底,展开了国内第一代数据中继卫星的研发。

  中继卫星被称为“卫星的卫星”,能够充沛的发挥轨迹高度优势,“高高在上”盯梢在中低轨运转的航天器,并将取得的数据实时回传到地上,可极大进步各类卫星的运用效益和应急才能。

  2008年4月25日,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中低轨航天器开端具有天上的数据“中转站”。天链一号01星发射后,神舟七号飞船的测控掩盖率从18%进步到了50%。

  2011年和2012年,跟着天链一号02星、03星先后成功发射,完结三星在轨组网作业,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有全球掩盖才能中继卫星体系的国家。2016年12月,我国发射天链一号04星顶替了超期服役的01星。

  跟着我国空间根本的建造加快速度进行展开,各类空间活动频频展开,关于中继卫星体系服务的需求日积月累。为此,2010年我国启动了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体系的研发,于2019年3月成功发射天链二号01星。

  天链二号01星依据东方红四号渠道研发,除了充沛承继一代中继卫星的技能根底,在服务方针数量、传输速率方面有较大提高,具有服务方针更多、传输速率更高、掩盖规模更广、规划寿数更加长等特征。

  比较天链一号,天链二号卫星的规划寿数由7年提高至12年;采用了更先进的有效载荷技能,装备有多副新式天线,传输速率增加了一倍。

  在兼容天链一号卫星作业频率的一起,天链二号扩展了作业频率的带宽和转发器的通道数量,不只提高了服务用户方针数量,还能习惯不一样用户方针的各类数据传输要求,服务掩盖的规模也有极大提高。

  此外,天链二号01星的自主作业上的才能更强,增加了多方针使命调度功用,能够主动接纳多方针使命,并自主排序完结。

  未来,我国将相继发射天链二号02星、03星等。第二代中继卫星与第一代相互配合,将更好地发挥数据中转站效果。

  现在,“中继卫星天团”已为各类遥感卫星供给过天基信息传输与测控服务,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供给发射测控服务。我国神舟七号到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均享遭到天链中继卫星体系供给的使命支撑。

  2013年,第一代天链卫星完结三星组网后,初次保证习与神舟十号航天员进行六合通话,也使航天员王亚平的初次太空授课成功完结。

  而2021年6月23日,习与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之间展开的流通、明晰、高质量的六合通话,是对“中继卫星天团”联手保证才能的又一次完美审阅。

  六合通话由空间站、天链卫星和地上站三方共同完结。地上通话信息先从地上站经过上行链路抵达天链卫星,此刻,卫星的星间链路天线正精准盯梢着空间站,并将信息发送曩昔。相同,航天员的通话信息也顺次经过空间站中继终端、天链卫星、星地下行链路传输到地上。

  空间站中心舱装备了多路高清摄像机,不只能拍照地球美景、展示空间站状况,还能协助航天员完结与地上间的双向高清视频通话,这对数据传输速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这不是问题。天链中继卫星体系一条链路的下行速率便可到达1.2G,太空数据从被地上站接纳、传给北京飞控中心,到依据不同标识主动分发,时延仅为秒级。能够说,“天路”尽管繁忙,但不会拥堵,更不会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