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评析题: 分析消息的写作特点/请对这则新闻报道进行赏析 /一篇非虚构写作(是关于反诈骗志愿者向偏远山区老年群体宣传反诈的,涉及到数字鸿沟等)的文章,要求根据这篇文章写一篇 1000 字评析论文,题目自拟/根据新闻写作的要求评析下篇新闻稿件/评析一段报道是什么导语类型,优缺点是什么/请分析这篇新闻稿件。
◼️ 以上的题目分别来自于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大学、中南大学、安徽大学等东南西北不同的院校。评析、赏析是新闻实务的重要题型之一,但是纵观历年真题与各个院校的考纲,实际上考察「新闻评析」的学校并不多,因此还是比较偏小众的实务考法,分值一般在10分至45分左右不等。虽然小众,但是万一考到了仍然也有一定的可能成为与他人拉开差距的题型之一。
◼️ 新闻评析与消息改写、评论写作有些许不同的是,后两者即使不知道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容,乃至是不清楚消息的特点、定义,评论的解释与行文布局的那些理论,照样可以依靠日常的实践与练习,写出不错的报道与文章。但是新闻评析则强调,既要知道类似于消息、通讯、深度报道的概念、特点与写作要求,需要能够写作消息、评论,对一些报道方法较为熟悉,又要明确新闻评析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与论述题有些许相似)。
*「评析」的意思是指对报道、文章的行文方式与书写逻辑进行评价,往大了说就是“文学批评”范畴里的思辨写作模式,往小了说即是新闻实务范围中的“新闻评析”。想要对面前的报道进行评析、赏析、批评,就必须先知道「该如何写是好的」,需要首先对报道体裁与报道方式来进行学习。
新闻评析是通过第三方的视角对一篇新闻报道的详细的细节内容、写作方式与写作手法等进行评价和分析的实践行为。所有新闻报道的体裁都能够直接进行新闻评析,包括消息、通讯、非虚构报道与新闻评论等。评析的重点在于「评析对象」是不是满足新闻报道的标准和规范。例如“非虚构报道”需要:1.文学性与新闻性并存;2.故事性与情节安排得当,具有吸引力;3.具有话题性,能够反映出当前典型的社会问题或社会情况;4.具有深度报道的特征,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事件的详情,包括过去的历史、现在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
1.含义: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一种文体,它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重要客观变动所做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
2.写作要求:(1)标题是消息写作中最重要的、最具有事实价值要素的信息的呈现; (2)导语可以是对后续内容的凝练总结,也可以是作为引导式的内容出 现; (3)每一段落只阐述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信息; (4)拒绝累赘、拒绝冗长、将最核心的内容概括阐述即可。
3.标题写作:(1)引题:肩题、眉题,一般用来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揭示意义等,引题一般多作虚题;(2)主题:又称正题、母题,是消息标题的核心部分,往往揭示新闻中最重要、最吸引受众注意的信息;(3)副题:子题、副标题,一般用来补充、注释和说明、印证主题;副题一般多作实题。
标题是最核心的事实内容的精练展示,需要把握好事实的关键要点,同时具有告知读者信息、消除其不确定性的作用。
4.导语写作:导语是以生动简练的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揭示消息的主题,并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开头部分。(1)介绍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2)揭示消息的主题,对消息标题进行扩写;(3)展示亮点,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4)建造新闻展开的逻辑顺序与结构关系。
导语的类型分为: 直接式导语(橱窗式导语)、提问型导语、描述型导语、评述型导语。
5.主体写作:倒金字塔结构是最经典也是最基本的新闻报道结构; 即把新闻的核心部分放在导语中,并按照新闻价值的高低来排列新闻事实,以保证新闻的主要部分能出现在报纸上。导语——主要事实——次要事实——其他事实…
主体部分内容需要编排得当,前后逻辑通顺、节奏鲜明,能够使读者更快、更直接地了解事实信息。
1.含义:深度报道是对主题新闻的时空维度进行深度扩展的报道,它通过对主体新闻的生成背景、波及影响和发展的新趋势进行全面展示与剖析,从而深刻地反映客观环境的最新变动状态; 深度报道不仅是要反映新闻的静态截面,而且要披露新闻的变化进程; 不仅要观察一个新闻的内部关系,而且要揭示一个新闻的内部与外部的复杂关系。
2.写作要求:(1)需要全面地梳理事件的来龙去脉,厘清其中涉及到的相关事件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起因、经过、结果,需要有条有理地进行总结与展示,使读者能够深入地理解事实情况;(2)语言编排要有特点,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不能违背新闻伦理,过度煽情;可以多使用「华尔街日报体」,即焦点展开式写作方法,更好地使读者融入事件中;(3)多用直接引语增强现场感,注意案例选取的典型性与数据等内容信息的准确性,保证报道的全面、准确、完整;(4)信源要求客观、中立,使用多方论证的方法,尽可能地展示事实的多方面、多样化的角度,注意会造成的社会影响,应以正面传播为导向。
1.含义:非虚构报道 是在保证客观真实性的基础上,以故事形式呈现新闻的新闻体裁, 是通过文字深入揭示事物本质,把问题说透彻的报道,是具有可读性、主题鲜明、较有深度、拥有高度的文学价值特点的新闻报道。 在新闻价值元素中,非虚构报道更强调人情味,讲求对新闻深层内涵的发掘。像其他新闻题材一样,非虚构报道必须真实,但在趣味性和吸引力的要求上它又有小说的属性。
2.写作要求:1.文学性与新闻性并存;2.故事性与情节安排得当,具有吸引力;3.具有话题性,能够反映出当前典型的社会问题或社会情况;4.具有深度报道的特征,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事件的详情,包括过去的历史、现在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
*整理完以上内容就不难发现,当我们要去对一则报道进行「评析」时,就要明确它是不是满足这些写作要求,是不是满足公众对其的期待,是否履行了信息告知、真实准确、明白晓畅、引人入胜的职责。其实就等于一篇新闻报道、文章写得够不够好。
*以下这个模板大概是一千字左右,大家在使用的时候能按照各自院校考察的分值进行增补和删减,每一个需要“对号入座”的地方都用“xxx”进行了替代,能算得上是一个适用于大部分消息报道分析的模板啦!(虽然很不提倡模板,但是用来应急抱佛脚还是很有用的,而且大家也可以感受一下评析的写作方式)
作为新闻报道的基本呈现体裁,消息需要及时传递真实、准确的客观事实内容,为受众提供新鲜的变动情况。同时,与通讯等其他事实报道相比,其对于信息的精简、精炼的要求更高,更需要写作者关注事实的动态发展而非场景描述、故事表达;更在意能否在短小精悍的内容里,为公众提供完整的事实信息,帮助其更好地做出社会行动。因此,对于消息报道的评析,应从写作规范、新闻事实价值判断、事实信息的提炼与写作表达能力等四个部分出发,试图调整报道中的问题。
从报道的整体结构来看,该内容在标题、消息头、导语,和主体写作的部分均符合消息写作要求,包括作为实题的主题信息与作为事实内容进一步补充的副题,将xxxx事件(核心事实)和与之最为相关的xxx材料内容(顺位事实)体现于标题之上,并在导语中逐一展开,主体部分填入更多的事实信息,帮助读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具体的客观世界的变动情况。不过,在导语中,写作者将xxx部分事实过多地叙述,也导致整篇报道在开头部分的事实增量太多,从而易产生“头重脚轻”的信息编排问题。
其次,标题的事实信息同样体现出作者对于报道信源所提供的内容信息的价值判断。一方面,xxx的部分体现了报道的时新性,符合“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这一对新闻的定义;另一方面,通过重要性、受众接近性等方便的考量,也进一步展示出xxxx内容的与其他事实的价值差异,将其选为副题和导语的内容,能够清晰地呈现出消息主题,使别的信息能够围绕其逐一展开,报道逻辑主次分明。
在看主题部分的事实编排,写作的语言精炼,有效地突出信息情况。同时,xxxx、xxxx、xxxx等事实在报道者笔下被一一排列,段落之间没再次出现明显的信息混杂的情况,能更直接地使读者了解到相应的事实内容,清晰明了、层次分明。代表着记者对手中所采访到的事实材料的有效理解和把握。也符合事实发生的逻辑顺序,并有助于读者的阅读。
最后是语言和报道节奏。即使是在几百字的消息报道中,也需要讲求写作内容的承上启下、节奏明快。本篇报道中,将事实信息xxxxxx分为两个段落,一详一略地进行撰写,既保证了事实的完整性,又不至于使读者烦闷,能够突出要点,写作节奏也在一张一合、一快一慢中被调整至合适的范围。至于语言,未出现情绪性和观点性论述,符合客观性,也未有过多的描述性内容,符号消息报道的事实性。
总之,本篇报道整体来说符合消息报道要求,但在xxx、xxx等方面仍需改进,以此更好地传递信息,使读者快速、准确地理解事实内容。
*非虚构报道的模板稍微复杂一些,因此将以《永不抵达的列车》这篇经典的非虚构报道作为案例,以「同济大学」的真题要求方式来进行写作,即“自拟标题”对非虚构报道做多元化的分析(撰写一篇评析论文/45分)
作为新闻报道体裁中最具有文学感染力与多元化写作方法的体裁之一,非虚构报道始终以具有冲突性的事实情节编排方式与强烈的描述性与故事性展现手段著称。无论是杜鲁门·卡波特的非虚构经典之作《冷血》,还是美国作家盖伊·特里斯成名之作《被遗忘与被仰望的》,都有着明显的文学特点,却又不乏平实的事实证据与详细的采访资料作为支撑。在文学性与新闻性的融合加持下,非虚构报道往往包含着丰富的表达手法,包括具像化的场景描述、象征物的隐喻、蒙太奇式的故事拼贴与焦点展开式的人物、画面特写,或是最终上演一场“欧·亨利式的结尾”。
「第二段分析本篇非虚构报道的写作方法(具体的内容/文学性与新闻性在报道中体现的情况)」
《永不抵达的列车》是《中国青年报》记者赵涵谟在2011年“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事故后以两个在事故中不幸罹难的大学生的故事作为核心——两个陌生人坐上了同一列动车,命运似乎在此刻交汇,却又是以极其悲惨的方式使其停留在了事故发生的顺间。赵涵谟笔下的这篇报道徐徐展开两个年轻人各自的故事,将一列动车作为二人人生交汇的锚点,前半部分是归家的欣喜、对未来的期盼,随着突如其来的事故发生,一切又变得痛苦、遗憾。这篇我国新闻史上经典的非虚构报道把握住了故事情节的曲折、迂回,通过细腻的文字描写、大量的直接引语让读者具有着强烈的身份代入感与场景想象的空间,又借用详实的采访,确保了事实的准确性、客观性。
《永不抵达的列车》一文中对中国传媒大学的两位学生——朱平和陆海天的故事进行讲述,在对二人的朋友、亲属、同学进行采访后,通过这一些“非当事人”的视角还原了事故发生前与发生后的详细情况。同时,还有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与别的媒体报道等详细的事实信息搜集,保证多层次、多角度地对新闻事件做出展示,实现新闻真实——这也是非虚构报道的核心要求之一。此外,作者在文章中采用的是明显的以“时间线”作为写作核心的结构模式,一步步地带领读者进入遇难者生前是如何登上列车,又是如何在期待、盼望的心情中遭遇了事故身亡。情节的前后跌宕与差异让人错愕,却也足够凸显非虚构报道对于文学性的要求——把新闻事实变成可读性强、更能使人身临其境的故事。
在具体的内容编排中,作者没有拘泥于简单的二人故事的陈述,而是在他们“登上列车”与“在列车上的若干小时”“发生事故前的最后几分钟”等片段中插入了诸多“回忆”片段,通过插叙的方式让各个不同的情节、画面、二人的生活与他们正处的这辆列车发生交汇。这种蒙太奇式的画面拼接与内容融合方式,能够创造出全然不同的意义。如此一来,读者不仅能够更加全面、更加立体地了解当事人,展示作为个体的鲜活,也能够让残忍的事故变得更加具有悲怆意味——生与死、动与静,两者在此篇报道中被呈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为什么读者会感到遗憾、扼腕叹息的原因——“明明都还是充满希望的学生”。
面对波及范围与遇难人数如此庞大的灾难事故,作者并没有将目光放置在各类发布会、善后工作、救援工作之上,而是聚焦于遇难者个体,从具体的人与生命的消逝来帮助读者理解此次事故的严重性与造成的不可挽回的后果。如果只是让遇难人数停留在抽象的数字上,无法彻底地、全面地感受对于遇难者及其家属、朋友带来的悲伤与痛苦。《永不抵达的列车》将重心放在具体的“人”身上,以此展示宏大事件背景。这也是非虚构报道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方式,使读者更能够感同身受,由此激发其对于报道对象的重视。也是诉诸情感、认同的一种手段。
非虚构报道是深度报道的典型题材之一,选择符合当前社会关注焦点、公众关心与关切的热点事件、话题是这类报道写作必须考虑的选题标准。“7.23”甬温线年举国上下共同关注的灾难事故,不仅需要全社会的集体反思,更需要借用新闻媒体报道的力量构建集体记忆,使众人能够始终铭记这次事故带来的经验教训,缅怀逝去的遇难者同胞。从这一角度上来看,《永不抵达的列车》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从选题到写作,都充分展示了作为新闻人的社会担当——使新闻成为能够记录事实的历史,使其成为社会的记录者与瞭望者。
对于非虚构报道来说,重要的不仅是“如何写”“写得吸引人”“写得生动且跌宕”“具有独特的编排与设计感”,更需要作者深入地感受报道主题对于社会的价值与意义,能否引发公众的思考。当然,《永不抵达的列车》同样遭到所有非虚构报道都会存在的质疑:会不会过于煽情、是否会影响新闻的客观性。但作者用实际的报道内容回应——只要做好详细的报道采访与调查,能够将每一处的事实标注出处,不造假、不捏造与扭曲事实,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非虚构报道对于文学性与新闻性的双重追求。